找到相关内容597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情绪与胃肠疾病

    方面的改变。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早就指出:“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,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。”国外医学研究发现,“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,最能够使人短命夭亡的,就是不好...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等,这些导致胃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削弱,胃肠道对致病因素如酸和细菌的抵抗能力下降。这些不良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疏泄,就会使人的胃肠道长期处于易受损伤状态,久而久之,必然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20065086495.html
  • 佛法教育──科技发展与心灵净化的明灯

    过分依赖与贪图物质享受,往往造成个人与个人、国家与国家激烈的竞争,引发种种不安与危机。而这些不安的问题解决之道,必须正本清源从心灵净化做起,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。  佛法是觉悟“心”的方法,使人的心因...时代。  科技发展使人对物质世界有较深刻的认识,同时也提升了物质生活,带给人们在物质上较多的满足,但是科技发达并没有使心灵获得相对的提升与净化,反而诱发人心更加贪婪。所以,虽然科学发达,但是科技所带来的...

    见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0445605.html
  • 信仰佛教的好处

    信仰佛教的好处  林世敏 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,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,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极重要的一环,对于人生的鼓舞和振奋具有无比的力量;同时,宗教可以安定社会,净化人心,使人对未来具有信心和希望,使人可以过着一种较合理、高尚的生活。  一般来说,宗教对于悲观的人,具有安抚宽慰的作用;对于为非作歹的人,更具有吓阻警惕的效力;对于纯洁善良的人,同样地亦能有所鼓励和嘉勉。 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信仰...

    林世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4347598.html
  • 破执著论

    的真相,故成为不折不扣的愚痴凡夫。   而修行般若却能直破种种有形无形、已知未知的执著。不管修行哪种具体的现行,只要是与般若相应,就能自然而然、自觉不自觉地消减执著,使人在智慧及解脱道上不断升进。 ...一个反向阻尼力而避免进一步的强化,渐渐趋于减弱乃至于消失。但是,惯性定律使你必然在那个反向阻尼力的作用下向反方向振荡,从而又产生另一种执著。比如,布施钱财使贪婪、吝啬等执著表象消失后,却可能使人深陷于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|智慧|执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719198978.html
  • 准妈妈安然入梦之必备守则

      1.对烟酒说“不”   据调查,我国城市中女性烟民的比例在逐年上升。研究显示,尼古丁和酒精都会通过母体危害胎儿的健康。另外,它们都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,从而令人难以入眠。   2.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  咖啡因也有使人兴奋的作用,茶、咖啡、可乐和巧克力等都含有咖啡因,孕妈妈最好减少这些东西的摄入量,尤其是从下午开始,应该完全避免摄入这些食品或饮料。   3.卧室要舒适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20474515306.html
  • 当前社会与佛教

    ,全看它能否赚钱,不但要赚钱,还要看是不是有超额利润。金钱使人对外在情境具有某种程度的控制力,俗话说: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,越习惯用金钱来操弄感情,人的感情世界就越被架空,内在情操瓦解,人就变得空虚、...,猪八戒照镜子,里外不是人。  “止”的修行使人不散乱,“观”的修行使人不昏沉,止观双修就能做到不散乱、不昏沉、心平气和、神智清明,面对五蕴,如实知,如实见,生理有生理的因缘,感受有感受的因缘,想像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352811.html
  • 破执著论第二八

    通达一切事物的真相,故成为不折不扣的愚痴凡夫。   而修行般若却能直破种种有形无形、已知未知的执著。不管修行哪种具体的现行,只要是与般若相应,就能自然而然、自觉不自觉地消减执著,使人在智慧及解脱道上...可能使人深陷于“布施”法中成其执著。要知道,很多非人非时的布施对人对己乃至对整个社会、宇宙是得不偿失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虽因大施功德而生天受乐,但因执著却丧失了智慧,无形中又种下了未来堕落受苦的隐因。 ...

    释圣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253359.html
  • 李芸利:佛教与和谐山西

    有人因灾难流落街头,有人因老无依无靠……,请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。乐善好施,见义勇为,出钱出力,舍己利人。您的这份爱心会使人遇难呈祥,会使人走向成功,会使人绝处逢生。这,正是布施摄的功用!  强者莫清高,...

    李芸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5259308.html
  • 借鉴佛教智慧 促进身心健康

    “四圣谛”是也。以此谛理观察人生,能够帮助人们建立一种“整体生命观”,养成冷静、客观的人生态度,避免限于经验的“碎片化”。佛教之“观照”另有“用心光向心中看”之义,这样就能使人对自己心理发生的一切产生...《危机时代的哲学》中认为:“今天的人们似乎已经放弃所有的内在性,因为在他们看来,似乎没有一件东西是有价值的,他们生活在一个使人狂乱的世俗观念中,在盲目的冲动中,为原始的、非理性的、狂暴但又很快消失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|心灵危机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35480494.html
  • 借鉴佛教智慧 促进身心健康

    向心中看”之义,这样就能使人对自己心理发生的一切产生一种“隔离”感,而不为情绪、情感所左右。这样一种理性、冷静的态度,自然不会产生过多的心理负面因素。   精神庇护。此为信仰者享有的“专利”。佛教中...理解。   价值超越。德国哲学家雅士培(Jaspers)在《危机时代的哲学》中认为:“今天的人们似乎已经放弃所有的内在性,因为在他们看来,似乎没有一件东西是有价值的,他们生活在一个使人狂乱的世俗观念中...

    千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680786.html